主页
文章
分类
系列
标签
碎碎念
相册
约稿橱窗
关于
Records|我去英国墨尔本玩了
发布于: 2024-8-23   更新于: 2024-8-23   收录于: Record
文章字数: 3541   阅读时间: 8 分钟   阅读量:

Records|我去英国墨尔本玩了

电影展体验

第一年刚开,没记得MIFF这回事,上学期末看到MIFF招志愿者,填完资料才想起来我有个寒假课不在墨尔本,含泪放弃了;新学期过了一周就八月了,想起来MIFF马上就要开始,既然没法参与做志愿者当然要做个观众凑热闹!于是立刻从床上弹起来去买票了。
本次电影节完全没做任何攻略,甚至连片单都没看,随便买了两部中文片,因为无字幕我怕我听不懂,除非是《沙丘》那种电影。
没想到八月已过好几天了都还有票,Asia部分有娄烨的《一部未完成的电影》,这自然必看;另外先搜索是否有王小帅的《沃土》,发现没入选;接着看到贾樟柯的《风流一代》,稍作纠结还是加入购物车了。
购票时发现没有选座环节,选择电影场次加入购物车付款即全流程,心存疑惑,第二周询问同学,伊说确实没有选座环节,我们猜测是先到先得了。同学还买了伊藤诗织的《黑箱日记》,我没注意到!后来伊还推荐了我《The Substance》,但是时间不凑巧,看完后我将无法回家,只能放弃了。
电影院在市中心,我出站后就到达电影院所在的商场,和朋友说去英国玩了!朋友说哪里?我:Melbourne Center。
突然插播冷笑话不好意思,切回正题。

SIFF我参加过两次,21年与23年。对比买票体验是:MIFF实在太丝滑了,我怀疑没人参加MIFF吧!一定是因为国内人太多了。
片单而言:24年SIFF片单太普,今年的BIFF更是一般。23年也不咋样,我买了6场,其实都是一些热门片,仔细想来还挺保守,比如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似乎也不是第一次上了,毕竟当年票房冠军。另外SIFF实在太爱日本片,但又没有了戛纳直通车。题外话之,一直在看上海的“周周有影展”,虽然其实没参过几次,但因为这两年每半个月一次新影展片单我都会看,觉得选片也愈发狭隘了。
票价:两边价格差不多。可能记忆有误,SIFF票价应该是90~140(?),23年时价格似乎又上涨了一波,平均一张要110左右;而MIFF我买的两场是27AUD,按汇率换算和上海票价是差不多的,可是两地工资水平差很多啊?本地最低时薪应该是23AUD+。另外本地普通电影票也是23AUD左右,商业影片(比如《沙丘》《芭比》这种是这样的价格,一些影院每周会有一天优惠日,票价只有7/10AUD这样)。
再对比日本文化村,在东京时去文化村看过好几次,我记得《霸王别姬》等票价也就1500日元;以及日本也常有迷你影展,会重映一些电影,看过王家卫和娄烨的电影重映,在池袋商业影院重映的王家卫4K修复电影也是此价格。香港的话我只在去旅游时看过几场,香港电影票价似乎是随时长浮动的,比如《沙丘2》和《坠楼死亡的剖析》就会加价20~30港币,体感无会员票价也不便宜。但上海看一场《沙丘》IMAX也要100……。
入场: 我周末双日各一场,因为住乡下需要坐tram到市区,第一天我提前约50分钟到了影院,确认确实是排队入场自由选座。两场电影都是提前15分钟左右开始入场,两场都是在同一个影厅,并且很巧的是,就是我去年看《灌篮高手》fan screening的那个影厅!这个影厅很大,我估计有350+人,我入场时选了最中间的王位,观影体验极佳。
总体而言,观众在电影开始的5分钟内全部入场完毕了,并且前5分钟左右会播放MIFF广告,所以观影没受到任何影响。体感入场比SIFF要舒适,SIFF好几场都是大厅,包括那个千人厅,但莫名入场不是很舒服不知道为什么,感觉乱糟糟的。
第二周开学和同学交流,她说伊藤诗织来做了《黑箱日记》映后访谈,我立刻哇哇大叫,早知道我也应该买啊啊啊啊啊。

两部电影观后感

此部分当然含剧透。不多,但请注意。

风流一代

打了2.5/5星,首先总体观感:并不喜欢。
看之前我并未做任何功课,甚至不知道这电影是讲什么的,因此观看途中心想《风流一代》竟然是个纪录片。英文名比中文名更贴切,英文名是《Caught by the Tides》。拍到末尾疫情时我心想真是为了这盘醋包了这叠饺子。对话很少,人物很沉默,背景音乐太多,开头甚至吵得我头疼。后面安静起来了。他好像也很爱拍火车和三峡,已经在好几部电影里见过。有几处运镜我摸不着头脑,后来想起来这是监控的移动方式。
出场时听两个中国男生在讲不知道外国人怎么看,然后就听到一对外国人在讲说那些音乐很糟糕,而且完全听不懂,没有这个文化背景。(确实都是世纪初的金曲了,不亚于《好汉歌》的那种)。
然而实在很干瘪,就像是他所关心的那些事件的拼贴,比如他很详细地拍摄了三峡工程附近搬迁后的旧城区的场景,非常多静止帧,各种照片的堆叠,但是这对剧情对人物的作用是?整部电影几乎无剧情可言,两个角色都只不过是摄像头,用来拍摄这二十年的变化存在。当然角色之间还是有一些分别,二人选择不同,但是在整部电影里都太弱了,存在感很弱,效果很弱。完全符合英文名“caught by the tides”的状态。
观此电影时我心想,最不可理解的是,贾樟柯其实完全知道他要什么,他在拍什么,最终导出了这么一部“电影”。这才是我觉得最可怕的地方,天啊,他如此冷静地拍了这样的东西出来,完全一部MV……
我后来在毛象吐槽说这电影真的好像我写同人那个路数,时代背景各种细节写得很多很清楚,但cp二人跟完全不认识也没见过面似的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发展。(不好意思本人的评判标准永远是同人文)然后友看了我的全新同人大作后说也没有这么不熟吧,我说那电影就是把我文里的二人删除掉。(真抱歉)

一部未完成的电影

5/5星。
它在戛纳首映时我看到相关文章,说我一定会给它打五星,其实刚开始观影时还是有点忧心,问我自己它会不会不值得满分?但往下看我心想它值得我给它满分,并不是说这是一部多么高超多么完美的电影,而且我认为它需要出现,需要被大家看到,需要一直存在下去。
出来后我写的简评是:看到后半程时听到周围人在哭,周围的人都哭了。我会一辈子永远记得。
进场前看书正好看到鲁迅说在中国记性好的会被痛苦压垮,只有记性差的才能快乐地活下来(大意)。2022年4月我从上海飞走的时候心想我会永远、一辈子记得这一天。其实我很怀疑,我真的会永远记得吗?如果没有记录下来,没多久我就会忘记当时看到这一切的心态,那种荒诞、失望、震惊、害怕、无话可说的状态。看完电影我心想太好了,一百年后也还会有人看这部电影,永远会有人记得。
另外,看之前只知有《春风沉醉的夜晚》的未公开片段,原来里面还有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的片段,应该也是被删除的片段,但我不是特别确定,需要再check。

一些别的碎碎念

其实贾樟柯与娄烨都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导演,贾樟柯电影看过4部左右,娄烨的7部,除了《浮城谜事》,其余出名的我都看了。倒不是说我真的多爱娄烨,而是娄烨的电影实在很南方,看他电影有种回家的自然感,只要一打开就会回到梅雨季节——除了《颐和园》。《颐和园》是我最不喜欢的娄烨的电影,也并非因为它发生在北方或是以性喻政治,不太好形容,或许我对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不感冒吧,后来看到他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是这是一场和政治的恋爱(大意),就懂得我不喜欢的原因了,就在于此。
而贾樟柯的电影,首先我不是北方人,没特别深的感受;但我们也从小被灌输北方的那些东西,所以总体可接受,我并未觉得很陌生或者抵触什么的。
娄烨和贾樟柯的电影给我的感受是:看贾樟柯的电影真的只是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,偶尔有一些不错的细节我能感受到,会会心一笑。娄烨的则是,大部分细节都选得让我非常感同身受。他电影更小,时间跨度也更短,但有更多的不用言语、只需要镜头就能让人感受、理解到的情感触角。
《一部未完成的电影》里有一段拍秦昊沉默地发呆,特写,拍了约十秒。我心想天啊,传达得这么精确,他在茫然,纠结,又有点担心。不知道该说什么,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。还有那些无聊的片段,虽然周围都在笑,但我只是觉得无聊得令人绝望,多死气沉沉。
这样的片段在贾樟柯电影里不多,或许因为我还没看到他最好的那几部吧。

另外,之前有象友说贾樟柯的电影只拍现状,没有解决办法,他才华也就到这里。我当时想可能因为他也给不出解决办法来吧。看完两部电影后我又想起当时的这段对话。在戛纳《一部未完成的电影》之后,深焦有一期播客讲了这部电影,主讲也是个电影制作人,他说很难评价这部电影,有一个原因是,他认为娄烨拍的东西很普通,所有这些状况,当时他自己的剧组也都遇到了,都太平常了,没什么特别的,没什么深入的。可是我看完后却认为,仅是记录下来就足够了,因为至今连这样记录下来的电影都不多(其余许多电影也有拍到一部分,比如《世界上最糟糕的人》《黎明的一切》,里面都有疫情的痕迹,但那都不是国内的)。整理与反思可以之后再做,首先要有足够多的记录,大家都开始讨论,才能更好地去反思、批判、辩驳。